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在使用投影机时,要么感觉画面虽然亮,但是色彩失真,要么暗的出奇,别说细节的分辨了,连大致画面都看不清楚;再不然,总感觉投影画面像被拖进Photoshop里处理过一样,始终蒙着一层雾……除了亮度对比度的基本调节外,这些现象都有可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对投影机的工作模式所导致的,有人要说,我怎么会选错呢,看电影不就应该使用影院模式吗?可是画面为什么会这么暗?换成高亮模式后亮度虽然起来了,颜色又不对了,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们把每个模式测试一遍之后你就会发现每种模式下不但色彩会有所差别,连亮度都有强有弱,可以说每种模式其实都代表了投影机不同的亮度输出.比如,影院模式通常画面亮度都是比较低的,这是考虑影院环境通常都是在全黑环境下、不受到环境光的影响,所以亮度的输出不需要太高,但在色彩各方面都相对比较出色,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都明白了,投影机模式主要是根据假定用户在相应的使用环境或用途下来进行设定的,这种假定会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譬如:使用的场合环境光亮度比较高或者观看的屏幕尺寸较大,继续选择影院模式估计就要出现画面昏暗、观看吃力的问题了。
客厅影院场景,投影机在影院模式下,100寸1.1增益抗光幕表现
客厅影院场景,投影机在标准模式下,100寸1.1增益抗光幕表现
客厅影院场景,投影机在高亮模式下,100寸、1.1增益长焦抗光幕表现
那么在实际使用时又要如何来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呢?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画面的亮度,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尺寸,对画面的亮度需求也都是不同的,根据我们多次调试得到的经验,一般日常室内环境下(非全黑环境)屏幕亮度在150nit就可以取得非常舒适的画面观看效果了,而且经过实测,150nit也是我们大部分手机使用时的画面亮度, 知道了不同环境的画面亮度标准,要如何计算画面亮度呢?
上面和大家说到正常室内环境下画面亮度保持在150nit就能取得不错的画面效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计算自己的屏幕亮度呢,这个公式再次给到大家:
• 屏幕亮度(cd/㎡)=投影机亮度(流明)× 屏幕增益 ÷(0.635×2π×屏幕面积)
•亮度单位cd/㎡ 也叫nit,尼特。
仔细看完这个公式,有人会问了我要怎么知道自己使用的投影机在不同模式下的实际输出亮度呢?
怎样测试投影机的实际输出亮度?根据这个公式来带大家实际模拟一下
客厅影院场景,投影机在影院模式下,100寸1.1增益抗光幕表现
客厅影院场景,投影机在标准模式下,100寸1.1增益抗光幕表现
这块100英寸(面积为2.2*1.25=2.75平方米)的焦点黑钻硬幕增益为1.1,经过实测正在使用的投影机:
影院模式下的亮度输出为1100流明
标准模式下的亮度输出为1400流明
高亮模式下的亮度输出为2100流明
经过计算发现标准模式是最接近150尼特的模式,可以达到140尼特
1400*1.1÷(0.635×2π×2.75)=140nit
那么对于这个应用场景、投影机、屏幕而言标准模式就是较为合适的模式了
好啦,根据这个方法为自己的投影选择亮度较为合适的输出模式或者利用投影机的自定义功能对画面亮度和色彩进行调试后保存,打开之后就可以直接观看,非常方便。
虽然由于各投影机厂商的不同和菜单内语言翻译的不同,投影机所提供的模式名称不尽相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在不同的使用环境或用途下得到更好的投影效果,但还是建议能够多了解一下投影机预设的各种模式能够给画面带来什么不同,并根据自己的使用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避免产生由于错选了模式而导致投影画面效果不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