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家庭影院或者HIFI音箱背后或者说明书上都会注明产品的参数指标,常见的包括功率、阻抗、频率范围、灵敏度、信噪比等参数。不过,有时候我们发现灵敏度、信噪比(常见于功放或有源音箱)都是采用分贝(dB)作为计算单位,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灵敏度
通俗地讲,灵敏度就是音箱在输入一定功率的信号后,扬声器所能够发出的音量大小。它的计量单位为dB/w/m,也就是说,在有源音箱中的扬声器系统中,输入1w的功率,在其正前方1m处测试声压的大小,从而得出音箱的灵敏度数值。有源音箱的灵敏度一般在83db/w/m~92db/w/m之间,可别小看这9db,灵敏度每相差3dB,功率要提高一倍才能获得相同的音量。也就是说,92db/w/m灵敏的音箱在10w功率下的音量,83db/w/m灵敏度的音箱要80w的功率才能够与之相同。对于无源音箱,灵敏度指的是扬声器组合在功放系统在给予音箱1W的1000Hz信号时,1m处产生的声强大小(单位:dB)。总的来讲,扬声器的灵敏度值分布在70-115dB之间,为了减轻功放的负担,专业音箱的灵敏度较高,一般为98-110dB。
小提示:在我们常见的多媒体音箱参数说明上,部分不规范的厂商就直接用这一声压值(单位dB)作为产品的灵敏度,实际上这是不严谨的。
信噪比与灵敏度有何区别
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是音源产生最大不失真声音信号强度与同时发出的噪音强度之间的比值,也就是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对于音箱来说,信噪比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一般用分贝(dB)为单位。
通常音箱的信噪比越高,回放的声音就越"干净",常见的家庭影院音箱普遍信噪比偏高,而HIFI发烧音乐音箱的信噪比明显就要低一些了,什么原因呢?其实还是钱闹的。同样预算情况下,用在影院里功放至少需要推5只音箱,而听立体声的话只需要2只音箱,影院这里为了控制预算,功率就不大够了,而THX 又要求达到105db的声压级,怎么办呢,只好提高音箱灵敏度,牺牲音质,先把响度搞起来吧。
灵敏度是喇叭对信号的反映程度,而信噪比反映的是音箱回放时噪音的多与少。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质量越高,否则相反。通常情况下,多媒体音箱产品的信噪比不应该低于70dB,而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应达到110dB以上甚至更高。
小技巧:在给音箱供电但不播放任何音澡的情况下,若能听到较为明显的"嗡嗡"或"嘶嘶"的类似电流的声音,说明音箱的信噪比太低,不适合选购,还要提醒大家,出现电流声要先排除电源引入的干扰,信号线屏蔽不良、功放接地等原因,不可盲目判定音箱问题。
音箱灵敏度与电压、信号频率、电平等之间的关系
音箱的灵敏度最早被定义为:单位电压作用下音箱产生的声压值。但是这个定义没有将输入电压结合扬声器的阻抗来考虑,也就使得灵敏度失去了参照价值;同时,音箱的灵敏度需要反映出它对具体功率的信号转换能力,而不是电压信号的转换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表征音箱的机电转换能力,一般规定在音箱上施加一定功率的信号后,在一定距离上测得的声压级,称为音箱的灵敏度,即dB/m/W。
同样,音箱的灵敏度与信号频率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信号的类型有关系。是1kHz 还是500Hz的灵敏度,是粉红色信号还是正弦波信号,音箱的灵敏度值都有不同的标注。
输入输出电平,音响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一般都有电平值标记或选择键,比如:0dBm、0.775v、+4dB、0dBu 等等。其中,设备输入接口处的电平值一般就是该设备的输入灵敏度,所以某些时候输入输出电平标注可以归为灵敏度范畴。但并非所有接口电平都具有灵敏度的含义。设备的输入电平值表示该设备允许输入的信号电平值(多数时候有额定值和最大值)。一般情况下,在额定电平值(0dB)输入信号时,该设备具有额定的输出值(可能是功率,也可能是电平)。
通常,设备的输入电平一般都与其输入灵敏度有密切的联系。各个设备和输入电平或某种模式下的额定输入电平范围可能不同(即灵敏度不同),有的只标注0dB,有的有-10dB 和+4dB 或+10dB供选择。通常要根据设备或系统的情况来统一设定,否则如果输入信号电平值低于输入灵敏度,就会造成该设备输出功率或电平不足;如果输入信号电平值超出该设备输入电平范围,就会造成设备输出失真。设备的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情况类似,但是设备输出电平对连接的负载阻抗要求更具体。一般情况下,输出电平规定的0.775v = 0dB 是以一定阻抗的负载为前提的(一般取600Ω)。如果负载阻抗增加,输出电平值还有可能提高。另外,还有一些输入输出电平是以DBV 和DBU 的形式表示的,一般规定:0dBv=1.0V 0dBu=1.0uV,从上面关于灵敏度和电平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各类设备的灵敏度在数值上有所区别,含义也有不同,同时基准参照值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设备,它们的灵敏度在数值上可能也有很大差别。
一般高音扬声器的灵敏度高些,有的可以达到100dB/m/W 以上(这就是为什么音箱中要增加高音衰减网络的原因);通常低音扬声器的灵敏度要低些,低的可能只有80 dB/m/W 左右。对于其他设备,一般输入灵敏度都是以0dB 为基准的,但少数设备有-10dB 和+4dB 可以选择。而最大输入输出电平的情况就差别很大了,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有的可能是+10dB,+15dB,也有可能是+24dB,+32dB 甚至更高。
音箱的灵敏度多大才算好?
音箱的灵敏度可能是各种常见指标中最容易被错误理解的一个了。一直以来,音箱的幅频响应经常会被简化成某个单一数值,也就是灵敏度。这就是导致误解的根源所在。有人会认为这个值表示的是某个音箱重放某个信号时的响度大小;也有人会认为两个灵敏度相同的音箱在重放同一个信号的时候响度是一样的。这两个观点都有局限性。其实,音箱的灵敏度只是针对特定带宽和频谱内容信号时,才能反映出音箱声压级的大小。也就是说,两个灵敏度指标相同的音箱,如果其频率响应不同的话,那么在重放同一个信号的时候,输出声压级可能是不一样的。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灵敏度高的音箱听起来声音较大。
说到这,可能会有不少人觉得,那音箱的灵敏度是越高越好了?毕竟,在较小的功率下就能够获得较大的音量,何乐不为呢?其实这也不尽然,灵敏度过高也会导致扬声器的动态范围下降,灵敏度过低,会因推动功率过大造成浪费。因为喇叭的高灵敏度和音质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要想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往往需要依靠降低喇叭自身的控制力,低音的力度,还原力,失真等一系列参数来实现的,这就大大损伤了有源音箱的音质,有时某些音响系统为了音质和工作的稳定性,被迫降低灵敏度。但同时,我们又不能说,灵敏度越低的音箱音质越好,或灵敏度越高的音箱音质越差。因为,在使用劣质材料后,音箱的灵敏度和效果可能都会较差。而采用优质材料与制造技术,虽然会提高成本,但可能同时保全音质与灵敏度。因此,单独从参数的角度上来说,灵敏度只是一个反映音箱电声转换效率的参数,其本身与音箱的音质与音色无关。但是,灵敏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箱应该选配什么样的功放,需要多大的功率去推。
总结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音箱灵敏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但是,我们刚才也说了,在家庭影院环绕声系统里,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要把声音还原到极致,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为了这种考虑,大部分厂商都选择让自家的中低档产品更“好推”一些,先吃饱,再谈吃好的问题,怎么吃好?增加预算。
当然也有小部分厂商坚持好声音原则不妥协,但是如果功放配不好,就要适得其反了。所以,家庭影院音箱灵敏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高灵敏度固然有好处,但是也是要付出代价换来的,它是一种无奈的,妥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