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为什么音频采样率都是44100?


1.jpg


相信每一个刚接触音频的玩家,看到44100Hz这种奇葩采样率的时候,脑袋上都会冒出个:


2.jpg

为什么不是整数?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虽然从DVD时代开始,早就有48kHz这种整数倍采样率了,理论音质也的确更好(高频截止从22.05kHz直接提升到了96kHz,虽然人耳并听不到),但主流音频文件一般还是44100Hz。


3.jpg


其实也不是谁立下的规矩,而是历史原因。最早的数字录音由一台录像机 + 一部PCM编码器制作的,由于当时使用的是PAL录像制式(帕制,与之对应的有NTSC),场频50Hz,可用扫描线数294条,一条视频扫描线的磁迹中记录3个音频数据块,把他们相乘,就得到了44100这个奇葩数字...(索尼和飞利浦的工程师要背锅)


4.jpg


1996年,intel、创新、YAMAHA、NS、ADI五家公司共同制定了大家所熟知的AC97音频规范,声卡的数字线路和模拟新路分开始用两块芯片,内置音效,并统一输出采样率为48kHz。


总算可以解决万恶之源了,但结局并没有料想的这么美好。但由于强制统一,导致44.1kHz的文件以48kHz方式输出会有很大的SRC失真(采样频率变换),反而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批评。


5.jpg


最后一版已经修改成多采样率输出,但部分厂商也没有跟进,于是2004年4月15日,又是intel牵头,联合80多家公司制定了沿用至今的HD Audio规范,支持的规格和上限都有了质的飞跃。


6.jpg


位深方面,其实一开始并不都是16bit,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飞利浦固执己见继续用14bit,而索尼坚持16bit,它拥有96.33dB的高信噪比,噪音更低音质更好,最终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16bit 44.1kHz也就成了如今的金科玉律,即便厂商一直在推48kHz,但很多音乐制作人还是保守使用老流程、老方案。


时代在进步,正版CD不少都是HDCD唱片,有CD和HDCD两条音轨的的,其中CD轨依然是普通的16bit 44.1kHz,因为兼容性较高;而HDCD则记录了24bit 96kHz。


高采样率实际有多大用呢?

 

很多时候除了让音频文件变大以外,不修不调不后期,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每轨48kHz人耳能听到,就已经被抓去做研究了。

 

虽然网上很多人说什么泛音影响、什么奈奎斯特截止频率,但在“盲听AB”面前,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