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發 4K DLP 家用投影機BENQ-W11000耀眼登場!


1.jpg


電影已經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獲缺的調劑品,在追求大畫面帶來的視覺震撼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進電影院,而大畫面慢慢從想要演變到必要,從偶爾演變到經常。大約10年前,家用1080P投影機推出時,家庭電影院的概念一路延燒至今,改變了不少人欣賞電影的習慣。從必須進電影院才能享受到大畫面的概念到現在,家中也能享受影像將可視範圍填滿的震憾。但是人永遠是不滿足,就像重車迷們追求大馬力帶來的速度感,永遠都會希望油門下去後力道一次比一次更強。最好油門輕催直接起飛(玩笑話)。而科技的產物永遠會創新的突破、機器的強度一次比一次強,這時如果我們把電影院的解析度搬到家中?讓更細膩的畫面在家中呈現、讓更廣的色域強化層次與暗部、讓更銳利的成像洗眼睛。由於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消費者接受到的資訊越來越豐富,而影像的標準也慢慢的被現在的玩家重視。不同人種的膚色、海水的藍、綠葉的青翠、鮮血的紅都應該要有標準。


4K一項劃時代的產品!早在幾年相信有不少人已經聽過了這個名辭,4k指的是3840x2160像素,所以大家統稱的4k就是UBD(ultra BD)。目前市面上常看到的BD,也就是所謂的FULL HD。解析度為1920x1080,等於4K的解析度是BD的4倍,4倍的解析度用言語真的很難形容他的差距。畫面的細節、層次、銳利度、純淨度完全是跳脫到另一個層級。這樣的差距,就算未上到百吋也可以輕易的辯識。


早在幾年前,不少投影機的大廠,紛紛摩拳擦掌希望能領先將這項劃時代的產品導入家用的市場,但是無奈成本及技術的考量,遲遲無法問世。但是電視已經提早一步慢慢的將市場洗牌。身為一個影音重度的使用者,大吋呎的電視早已不能滿足我的重口味。而近年不少日本衛星節目cs以及韓國的4k頻道一直推出uhd的節目,精緻的劃面帶來的視覺的震撼,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衝擊。



不襟令人非常期待這項斬新的技術快速普及。而身為全球投影機家用市場的龍頭BENQ,率先推出第一款家用DLP的4K投影機“W11000”。


6.jpg


W11000的出現必定能給家用市場打了一記強心針,在一片冷清清的市場上帶來一股暖流。喚起劇院迷們心中的小惡魔。小許有興能在第一時間見證,參與歷史的轉類點。真是倍感榮幸!


7.jpg


W11000的機殼非常有質感,沉穩內斂的消光黑、正面除了鏡頭以外就是巨大的熱散孔。



延續了前旗艦機種W10000外觀。W10000當年上市時真的殺掉了不少人的底片,也讓非常多人從此對BENQ的研發設計改觀。



從相片中也許大家感受較不明顯這台機型的氣勢,外觀呎吋達47x21x56(cm)。看到這數字應該就有概念了,可惜忘了將它與其它機型放在一起,不然更顯的出他一哥的地位。


14.jpg


機頂logo我們可以看出BENQ的企圖心,可惜目前還不便公開,所以做了霧化處理。在頂上還有2個大大的旋鈕,我想忠實的粉絲不難猜出這2個功能的作用是什麼。鏡頭位移,這功能在一般家中安裝可說是非常方便。劇院使用者在面臨換機時一定經歷過選機器的陣痛期,受限於位置、高度、距離的問題,在選擇新機器時都要比較、比較、再比較,深怕家中的環境無法安裝新的新的投影機。


15.jpg


而W11000的位移範圍:垂直、左右的鏡頭位移。垂直的範圍+-60% 水平的範圍+-25%。可說是相當方便。也替想換機的玩家們解決掉非常多惱人的問題。


W11000使用大光圈的鏡頭(F2)雖然官方數據流明只有2000,但是在我的空間中打上135吋,却比手上其它2000流明的機種還亮。


從機器的側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內凹的糟。內面藏著所有的連接端子,HDMIx2、USB、VGA、12V連動線還有RS232。



有看到右下角還有一個蓋子嗎?將它撥開後,所有的操作按鍵都在上面。按鍵的排列也非常的直覺。BENQ的老用戶對於這樣的排列組合應該都相當的熟悉,而HDMI1可支援HDCP2.2。


18.jpg


接著進入MENU選單中,與其它BENQ的機型大同小異。而Cinema的模式就是rec709模式,很多人一定會問怎麼沒有2020?目前市面上大部份的投影機都是使用滷素燈泡,要達到2020的色域,現階段看起來使用雷射光源有機會達成。而BENQ的機型小許接觸過非常多款,每一台的MENU中的選項都非常豐富。從入門高階都一樣,對於有著專業學能的玩家來說,如果想玩玩校正。BENQ的機種可玩性非常高。但是從自出了REC709的模式之後,其實小許已經不太會再做任何校正的動作,因為出廠值已經非常接近了,而我們都知道燈泡是有壽命的一種零件。而在不斷的使用下,亮度也會慢慢的衰減。如果非商業用途,小許強烈的建議BENQ的機型不用太過於校正。因為發色已經非常自然了。



BENQ所使用的4k技術為XPR。


28.jpg


也就是用1顆0.67吋4.1M解析度的晶片,透過高度的轉換能力,讓每一格晶反射獨立投射出2個分開而且獨立的像素。簡單的說就是,原生的晶片是4.1M像素,透過快速的移動後產生8.3M的像素。


而欣賞4K影片,直覺的反應當然是使用HD-CLUB站長 西楓大所拍攝出的影片來呈現再恰當不過了。今天搭配的布幕為grandview 135吋固定張幕,為何選用他,因為他夠白、夠平整、零織紋,我相信與這張布幕搭配,絕對是當下C/P值最高的組合。


川劇臉譜,純淨的白、鮮艷的色彩,整張臉譜就像浮在劃面外,非常的立體。突然看到還真以為這真的是裸視3D。


29.jpg


白鬆蒼蒼的老師傅,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燈光下白色的髮絲,以及下巴那一叢山羊鬍。就像9月時在新埔路邊都看得到在曬的米粉。而老師傅經歷經蒼桑的的臉頰在w11000上更看的出臉月不饒人。



粉墨登場,我不用站到布幕前,從相鏡的景觀窗中已經能清楚的看見這位小生的毛細孔、寒毛、嘴唇上的細紋、眼白的血絲。再注意看,濃狀下還可以看清楚左眼角下方還有一顆痣。



而這些色彩豐富的水果小山,看到真的令人食慾大開。其實每個時期都會有類似水果大堆頭的DEMO片。但是能如此清楚、層次分明的大堆果。我想目前只有4K投影機做的到。



這幾顆水果在水中滾動產生了大量的汽泡,水果慢速的轉動、汽泡逐漸擴散在水裡。每一個細微的轉動、每一顆汽泡的變化0,就像我們站一個裝滿水玻璃廚窗,看著一顆顆的水果落入水中翻滾。


去過日本富良野的朋友們都知道,這裡的花海有著非常多的彥色。只要天氣不要太差,藍天白雲真的是富良野的金字招牌。而色彩富豐的花田中,紫色、紅色、黃色、白色、綠色,我很確定的告訴你,如果給我時間,我真的能一根根的數出來。



看著西藏秘境的大山大水,才覺得人真的渺小。在w11000上看到的已經不是山川壯麗,而是數都數不清的細節。布達拉宮的磚牆,細看還真的是粒粒分明。



沒有超高的對比,我想應該是w11000的遺撼。但是暗部仍有非常搶眼的表現,超跑板金黑色的光澤、排氣管的金屬感以及非常多的細節。我們都可以一清二楚。超跑美女們都來自各種不同的國家,從膚色已經能清楚的分辯。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我們幾乎看得清楚劃布上的毛細孔,這樣驚人的表現實在是令我合不上嘴了。


重頭戲當然是這支烤鴨、我相信光看圖片已經無法言語了。香脆的烤鴨皮,幾乎已經讓我飢腸轆轆,一道道精美的佳餚,在135吋的布幕上真是看了令人食指大動。而女主角是不是前天要當西楓大的麻豆,緊張到睡不著,整個眼睛都是血絲?



第五元素,是一部非常會賺錢的片,從DVD時期一路走到BD,現在UBD他也不缺席,第五元素所使用的攝影機為70厘米,所以就像20年後的今天。過成4K之後依然保有鮮明的畫質、及豐富的細節,而且絲豪感覺不出這是一部已經20年的電影。可能在動劃的部份比較容易讓人查覺。因為成像實在。



極樂世界也是這幾年很紅的一部好萊嗚科幻片,欣賞DEMO帶與電影,實在是兩種不一樣的感覺。從外太空飛船這裡,如果將相片放大。機身上的組成的元件其實非常清楚。而且背景的黑,真的是非常黑,太空船也呈現一種非常自然的立體感。



成人世界


76.jpg


當今家用市場下,布幕普遍使用100~120吋。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大部份選擇看BD的人。在軟體還沒普及之前,我相信還是以BD為主力,如果在這樣的基礎上,還有須要升級4K嗎?答案是肯定的。不僅是他支援4K,而在對應1080P的時候。內部的升頻功能也是能將1080P的影片做強加,雖然說與原生4K的影片比,還是有一點差距。但是過渡時期我們當然採用過度的部法。


以下全部都是1080P的影片。


相片中最明顯的就是暗部細節的表現,還有臉部細節,因為沒有相同的影片可以做比較,我們只能從大方向看待。但是w11000升頻後的效果與其它FULL HD的機器比較起來,還是有非常優質的表現。目前所使用的都是cinema模式。從遺落戰境這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阿湯哥與他片中的妻子,是否發覺他們的膚色不同?一個是慘白一個是充滿肉色的白,兩種完全是不一樣的色調。但是看過非常多投影機表現出來的是接近紅、或是偏黃。這樣其實都是不太正確的。


W11000目前還沒上市仍處於測試階段。仍然不斷在修正方向。小許手中這台算是測試機。所以顏色的表現都處於校正狀態。現階段的表現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水準,相信在正式公開上市後,應該會重重的給市場下一記震撼彈。目前相信大家都在期待w11000的價格!這個部份小許也非常關心,因為當下看完小許馬上連絡BENQ,上市時記得直接送一台到我這裡。小許對於中高價位的機器出手非常保守,原因無它當然就是口袋不夠深。在有限的預算下,能創造出最大的效益。我相信在不景氣的年代,大家都是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