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极简新贵 试听Amphion Helium520


北欧设计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推崇、极简、纯净的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若说道来自北欧的喇叭品牌,许多音响迷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是Amphion。创立于1998年的Amphion,总部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北边的Kuopio,明年就是他们成立的二十周年。


1.jpg


本次试听Amphion Helium520的地点在台湾内湖的家登音响。


2.jpg


Amphion Helium520体积并不大,但声音的能量感非常充沛,有着超越形体的声音表现。


3.jpg


当天所搭配的讯源是Lumin的T1数码播放器。


4.jpg


前级所用的是Audio Research的LS28真空管前级放大器。


5.jpg


后级也是Audio Research的产品,型号是CT80,输出功率每声道75W。


产品以气体为命


Amphion的喇叭外型有着如同北欧设计一般的极简造型,能够轻易融入各种不同的居家装潢风格。目前他们旗下有3个系列,分别是Argon、Helium与Krypton。Amphion的命名非常有趣,Argon是氬、Helium是氦、Krypton则是氪,熟悉周期元素表的人之一定都知道,他们3个都是惰气。惰气有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以及具放射性的氡(Rn),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因为外层电子已满,所以性质非常相似,而且很难进行化学反应。至于为何用惰气命名?我猜要从英文来解析,因为惰气的英文是Noblegas,所以有高贵的意思。


6.jpg


Amphion独家的UDD(Uniformly Directive Diffusion)导波器技术。


7.jpg


Helium520的背后有三个低音反射孔。


8.jpg


Helium520有多种颜色可选。


9.jpg


除了黑白标准两色之外,还有核桃木的外观,另外面罩还有9种颜色可选。


各式居家空间的首选


10.jpg


其中Helium系列也有推出一款嵌入式的Helium600 Inwall,让喇叭能轻易隐身于居家空间之中。目前Krypton系列仅有一款产品,就是Amphion的旗舰Krypton3。目前Amphion的主力产品就是Argon与Helium系列,两个系列都可以组成一套完整的多声道喇叭系统,适用各种不同大小的居家空间使用。这次试听的就是Helium系列中最大的落地喇叭Helium520,搭配的是全套Audio Resarch的前后级。


高贵不贵的北欧精品


11.jpg


Helium520的前身是Prio520,延续Prio520的TAPS(Time Accurate Point Source)设计,将高音单元夹在2个中低音单元中间,形成点音源的发声状态,达到时间与相位的一致。另外搭配Amphion独家的UDD(Uniformly Directive Diffusion)导波器技术,让声音能均匀扩散,减少空间内的反射音,让喇叭的摆位与聆听的位置更为自由。


Amphion的喇叭箱体虽然不大,但重量却非常重,因为他们所用的木材与一般喇叭不同。北欧天气寒冷,木材生长速度比较慢,所以造成木材的密度特 别高,做出来的箱体格外扎实,这也是Amphion的好声秘诀之一。


12.jpg


当天也用Helium520看了几部电影,了解一下它在多声道系统的表现水平,透过环绕放大器的低频管理与2个超低音喇叭的辅助,Helium520可说是如虎添翼,展现出全频段的扎实饱满表现,但原本精准定位感与柔美音质依然都在。


13.jpg


本次搭建的多声道系统采用了2个超低音,选用的是Earthquake Sound大地震的产品。


14.jpg


Earthquake Sound超低音喇叭的特色就是不论大小都有2个长冲程的低音单元,连这个8寸的小型低音炮也是一样,另一边还有一个完全一样的8寸低音单元。


中频特别好听


15.jpg


Amphion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们特别重视人耳的听觉,所以喇叭的分频点都会避开人耳最敏感的2kHz-5kHz频段,让中频听起来更为滑顺。像是Helium520的分频点就设定在1.6kHz,换句话说,1.6kHz以上全部都是铝合金振膜高音单元发出,以下则是由2个5.25寸的纸盆中低音发出。这点在试听的时候,就可以明显感觉到Helium520的中频段特别的好听,像是在听Barb Jungr《巴黎四月天》极光里面的《Ne Me Quitte Pas》时,就可以完整听到女歌手嗓音的变化,通透而顺畅。接着听Claire Martin的高解析音乐档案,更可以明显感觉到高解析音乐的优势,证明Helium520的解析力非常好。


柔美又动听


16.jpg


因为Helium520的这个特色,我连接听了好多首人声唱歌的曲目,包括Diana Krall、James Ingram、Billy Ocean以及Salena Jones等歌手的演D唱,每一首都让我陶醉。在听的同时我又发现Helium520的音质非常柔美,而且定位超级精准,这应该是拜独家的UDD设计所赐。以Diana Krall演唱的《S`Wonderful》为例,Diana Krall的嗓音比我平常听到的感觉又更柔媚三分,声音显得更年轻了一些,少了沧桑的味道,但多了份青春的气息。背后的木管吹奏伴随着轻快的爵士鼓轻敲,整个音乐听起来就像是一阵轻柔的春风一般畅快舒畅。


17.jpg


在众多喇叭面前,Helium520看起来确实非常娇小,但其实这是它的优势,因为摆放的自由度更高。


18.jpg


Helium520采用MTM的单元排列方式,将高音单元夹在2个中低音单元中间,形成点音源的发声状态,达到时间与相位的一致。


对低频的误解


19_副本.jpg


低频是发烧友的大敌,音响系统中最难搞定的就是低频,其实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发烧友对低频的误解。低频并不是多就好,而是要获得适当的控制猜对,如果没有办法控制,不如舍弃。好的低频应该是要呦层次的,并不是轰轰作响、混成一团。控制不良的低频还会影响中高频,这点Amphion非常清楚,那怎么能当录音的参考呢?Helium520的低频量感并不算多,但绝对足够,原厂的规格标示也很老实的标到40Hz。您当然不可能要求它能毁天灭地,但我可以保证它绝对平衡细致。像在听Robert Shaw指挥的《布兰诗歌》Telarc时,就可以感受到这样平衡的声音,低频有层次,但绝对不会盖过人声的歌唱,整体听起来就会充满活生感。


20.jpg


最后,我以钢琴声作为整体的验收,听了Helene Grimaud的Credo、Carol Rosenberg的Water Music以及郎朗以演奏李斯特钢琴作品为主的《我的钢琴英雄》。Helium520的钢琴琴声非常好听,高音触键清透明亮,低音触键有着绝佳的重量感,感觉完全不会虚弱无力,在与乐队合奏的片段,更可听到郎朗快速的轮指弹奏与音色的变化。这张录音中的第10到12首是现场录音,我也体会到Helium520的监听喇叭基因,因为现场的空间感真是太强烈了,让我有一种置身音乐厅的感受。


经典的长青机种


21.jpg


Amphion的喇叭都是长青机种,不但产品周期长、鲜少改款,而且他们也希望用户可以长期使用,所以外观一定要经典耐看,北欧的极简设计就有着这样的魅力。Helium520推出也已经一段时间,但现在看来依然不退流行,搭配各种居家环境都很合适,更棒的是小小的体型却有着极为平衡的整体表现与滑顺无比的中频,让人对它爱不释手,越听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