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耳工作室
两年多前,我们发布过雅马哈旗舰级开放式耳机YH-5000SE的评测以耳机诠释“TRUE SOUND” | 雅马哈旗舰耳机YH-5000SE评测,作为日系传统多年磨一剑的旗舰作品,YH-5000SE非凡的工业设计和巧妙的声音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熟悉雅马哈音响产品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传统日系品牌向来习惯先以旗舰作品定下标杆后再往下延伸其产品线,时隔两年,雅马哈再发布了其HIFI耳机产品线的两款重点型号平板振膜耳机YH-4000与动圈耳机YH-C3000(见雅马哈重磅新品发布YH-4000,YH-C3000,两款头戴耳机齐登场)。
从新品发布来看,不同于改用动圈技术的YH-C3000,官网全称为“YH-4000 Premium Open-Back Headphone”的YH-4000依旧是定位于较高端的型号,但也在延续旗舰血统之余以更低的价格为更广泛的群体提供了新的选择。以下,我们展开对全新YH-4000耳机的上手体验~
基于旗舰血统的工程优化

从稍远的距离看到YH-4000,大概常人都不易直接判定这到底是YH-4000还是YH-5000SE,几乎一致的外观也决定了二者有着相当趋近的技术架构。不仅如此,YH-4000依旧由负责雅马哈期间HIFI 5000系列的雅马哈挂川工厂生产,该工厂还负责生产雅马哈旗舰三角钢琴,YH-4000从单元到整机组装完成都出自这个旗舰产品专用工厂。

从目前的雅马哈高端耳机中可见,雅马哈对于平板单元搭配开放式设计颇有执念。我们都知道,其实开放式设计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单纯的开放,而在于精细的气流管理。YH-4000的大尺寸外壳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声学工作空间,让振膜能在更接近理想状态下运动。
轻量化无疑是YH-5000SE尤其吸引发烧友的要点,YH-4000继续搭载镁合金框架,除了在耳机中良好的阻尼能够有效抑制外壳自身的谐振以外,更是从高刚性结构保证了机身的坚固性,最重要的是它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实现极低的重量——仅320克,没错,是与旗舰型号一模一样的重量数据。这意味着即便进行数小时的连续聆听,你也不容易感受到传统头戴式耳机那种压迫感和疲劳。

重量决定了颈椎的压力,而人体工学则决定了整体的佩戴舒适性。YH-4000的头梁为不锈钢材质,这既满足了结构刚性的需求,也赋予了产品一定的质感,丰富的设计经验也带来了其对侧向压力的精细把控。头梁与头部接触的软质衬垫采用了立体缝纫工艺,配合无级调档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头型进行微调,最终达到既能保证稳定性、又不会造成疲劳的平衡点。

在头戴耳机的测评中,三耳君不止一次提到过贴合度对于声音的影响,尤其是亚洲人头骨较宽更是对人体工学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YH-4000通过旋转轴角度的可调性和微小垂直移动的补偿机制,确保了与耳后的紧密接触,除了保证舒适的贴合以外,也从物理层面为稳定的声学表现提供了保障。

比起YH-5000SE带来不同材质耳垫让人有幸福的选择困难症烦恼,YH-4000则只提供了单一的选项,在合理的成本控制内用采用了双材质融合的方案兼顾舒适度和调声需求。内侧的麂皮人造革带来柔软贴合的触感,外圈PU皮革则控制可以吸收带来更好的解析力表现,并且用透气孔来调节透气和声音穿透的比例。当然,经过确认,YH-5000的耳垫同样能适配于YH-4000,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们也会争取通过现场比对分享让大家感受几款耳垫对声音影响之明显程度。

作为核心的单元部分无疑是发烧友观众的要点。回顾发展历史,早在70年代,雅马哈搭载ORTHODYNAMIC™动圈技术的HP-1赢得发烧友的追捧,YH-5000SE是多年后首款继承此概念的ORTHODYNAMIC™平板振膜驱动单元,而YH-4000则是在这一经典基础上的最新迭代。
ORTHODYNAMIC™单元(平板振膜驱动单元)其运作原理与常见传统平板单元有所不同,传统设计通常为类似PCB印刷式或刻蚀式的振膜辅以三文治式磁阵结构,而ORTHODYNAMIC™则是平板式的设计直接将音圈印刷在振膜,夹在透声的细穿孔磁铁中间,透过这样的结构使驱动源直接变成音源。
以今天的角度来看,雅马哈重新设计的驱动单元的音圈和振膜有着多项创新思路,其中包括取消了传统耳机的固定中心结构的设计,通过使用同心圆波纹和图案的强化来确保驱动单元始终保持刚性的形状,有着避免振膜分割失真的好处。
发布会期间,官方人员更提及相比旗舰YH-5000SE采用吸音材料来精调音色的做法,YH-4000采取了相反的策略——“回归到更为直接的声学表现”。通过重新设计驱动单元和外壳尺寸,力求在整个频谱范围内实现更高的响应精度和自然还原度。

YH-4000采用了双侧导电线圈的超轻振膜设计,表面的波纹图案不仅是视觉特征,也是工程设计的结果。相比传统动圈单元,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精准的细节捕捉。两侧的微穿孔空气阻尼器则是关键所在——它们的作用是在控制振膜过度运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音乐的原生动态。这种"有制约但不失灵活"的设计哲学,直接影响低频的紧实感和中高频的层次感。

为了避免内部反射造成的音染,雅马哈设计团队特意在外壳内部加入了拱形反射结构,并采用了经过精心设计的PET网状过滤器来调节内部压力,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也是声学工程师对开放式耳机特性的深度理解。

此外,雅马哈在这款耳机上保持了小幅度的Toe-in单元安置角度,令单元发声更加对准耳朵收听方向,以带来更类似音箱聆听的感觉。
均衡精致,温文尔雅

最快了解YH4000耳机的方式莫过于直接搭载雅马哈自家的旗舰解码耳放一体机HA-L7A,这也是YH-4000耳机开发的主要调音参考搭配。

YH-4000标配线材默认为单端的镀银OFC线,基于HA-L7A耳放较高的信噪比,在单端电路的放大下,经过反复对比后三耳君选择了高增益输出驱动34Ω阻抗、97 dB/mW (1 kHz)灵敏度的YH-4000。
以下,结合三张典型专辑的听感总结YH-4000的声音特性。

首先我们以较轻松的录音室录音作品来作分享, Taylor Swift的Lover专辑中的主打歌Lover。Lover专辑是Taylor Swift自我表达与音乐探索的爱情宣言,由Jack Antonoff、Joel Little、Louis Bell等制作人参与打造,专辑兼具流行的易听性与制作的精致度。
专辑同名主打作品Lover场景设置在七八十年代的婚礼现场,呈现出复古又温馨的基调。定位HIFI并没有让YH-4000显得过分严肃,原声吉他、立式钢琴到Paul McCartney的贝斯带来出色的律动感,YH-4000能均衡地回放低频的温暖和深度,让整体听感从容而不失活力。温暖晶莹的弦乐铺垫、形体感清晰的人声与低音节奏有着良好的平衡。尽管是一张录音室的作品,但也是YH-4000中听到了Taylor Swift一张高水平的商业专辑所拥有的多层次制作细节。

再听到Diana Krall与已故歌手Tony Bennett合作的Love Is Here To Stay专辑,近年来爵士界和发烧友圈子中的人气专辑。两位爵士乐坛的巨星与来自纽约的爵士乐团Bill Charlap Trio合作,重新诠释了George Gershwin的作品,无论是选曲,演绎还是录音制作都是十分之高水准。
这张现场录音不仅录音精湛,原生提供24Bit/96kHz的版本信息量丰富,现场气氛得以高保真的收录,两位爵士界名人堂歌手的即兴演绎更是比起一般录音室作品更让人陶醉。
用YH-4000平板耳机聆听这张非常熟悉的专辑,是一种细腻而均衡的体验,这款耳机以其良好的包围感和清晰度,将专辑的爵士氛围诠释得温文尔雅。在开场曲'S Wonderful中,Diana Krall的人声与当时Tony Bennett的深情对唱交织,ORTHODYNAMIC™单元微动态出色,整体厚度适中,特别能够传达两人嗓音的细微质感,Diana Krall嗓音的醇厚当时已年过九旬的Tony Bennett在演绎中的岁月痕迹都有恰如其分的反馈,Bill Charlap的钢琴独奏部分细节丰富,音符清晰可辨,触键感不会强势突出但也任何模糊感。转到My One and Only,低频段落和微小信号的还原能力依旧带来着良好的氛围基底,低音吉他的节奏感和鼓刷的轻柔触碰带来出色的韵律感和包围感,中频温润的处理让整体听起来从容优雅。专辑高潮《Love Is Here to Stay》则展现出耳机的均衡特性,弦乐与人声的互动层次分明,整个音场开阔却不张扬,适合长时间聆听而不觉疲惫。

来自挪威发烧唱片大厂 2L 的MAGNIFICAT是许多发烧友都熟悉的教堂录音唱片,是挪威特隆赫姆独奏乐团(TrondheimSolistene)演绎圣母玛利亚歌颂上帝的歌曲,这张唱片的发行提供了最高 24Bit/352.8kHz 和 DSD256 的格式,因应HA-L7A解码部分的特性,这次三耳君选用了24bit/ 192KHz的PCM文件版本试听。
YH-4000的声场其实算不上宏大(尤其是相比旗舰型号YH-5000SE的横向空间延展),但声场的包围感却让人颇有代入感,在Nidaros Cathedral(尼达罗斯大教堂)录制的这张专辑,通过YH-4000的出色包围感得到了很好的呈现,结像的定位有着良好的前置、有序的铺排感。
开篇的Magnificat anima mea中,女童合唱声部层层展开,YH-4000的精致尤其合适呈现女童合唱团的纯净质感,声场包围感也能营造出大教堂般的空间深度,显得没有压迫感,不失平衡。TrondheimSolistene的弦乐伴奏细节丰富,中频的细腻处理让合唱与乐器的互动从容优雅,高频没有当时YH-5000SE给到的明锐感,但更显凝聚顺滑。换到Quia fecit,耳机能在有限的声场规模中协调好复杂合唱编制时的细致表现,几个声部之间的交织既保持了清晰的层次感,同时也呈现出细腻的质感统一。
YH-4000的演绎并非部分发烧友听这张专辑追求动态宏大的取向,但如果非追求炫技试音的取向,而是整张专辑听下来,试图静下心感受这类宗教题材音乐,YH-4000其实是个合适深度聆听的理想选择。

早在YH-5000SE推出时,雅马哈就体现了作为日系巨头利用自家技术储备和出色工程能力的独特性。YH-5000SE是高端耳机业务的重启之作,而YH-4000的调音则体现了品牌在平板耳机领域的独特设计思路,提供了与时下平板耳机普遍追求现代、高素质感表达的不同答案。相比前者的旗舰姿态,YH-4000的调音更具东方气质,有着出色的包围感与细致动人的气质,使其尤为适合通俗流行音乐和各类室内乐作品的欣赏,长时间聆听也不易产生疲劳。
无需既要又要,FEEL TRUE SOUND的另一种诠释

作为日系巨头,雅马哈向来有着自己独当一面的成就,不仅科技树点满,更是极少数能够自家完成从发声-记录-回放整个流程产品的品牌,而且尽在“FEEL TRUE SOUND”的发烧级音箱类别上就有多个细分产品线同时在发展。在HIFI耳机产品部分,作为后继者的YH-4000并非简单的YH-5000SE的"亲(jing)民(jian)版",不仅没有简单地进行功能/工艺缩水,并在保留旗舰血统的同时,还进行了设计理念和工程方案的优化,打造出易于推动且有着温文尔雅、细腻的独特声音体验。配合轻质镁合金外壳带来的超轻重量和双层头梁设计,这款耳机更加是难得可以无忧长时间使用的平板耳机。

雅马哈为旗下HIFI系列三款耳机赋予了具备绝佳工程基础的不同特性表现,让消费者不需要既要又要,而是可以更清楚地获得最贴合自己审美的耳机产品。对于日常聆听时间较长,喜好人声、室内乐作品,讲求细腻精致风格的朋友来说,雅马哈YH-4000显然是不容忽略的一个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