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Paul Seydor 出生于 1947 年,是一名剪辑师和制片人,以《The Wild Bunch: An Album in Montage日落黄沙:蒙太奇集锦 》(1996 年)、《Hollywood Homicide 好莱坞重案组 》(2003 年)和《Obsessed 鬼迷心窍 》(2009 年)而闻名。
一般来说,当我开始认认真真评测扬声器(或任何组件)时,我都会播放一些音乐,然后端坐在聆听位置,让耳朵与扬声器高音单元齐平,保持身体略微前倾的一个姿势。这也是我此次聆听 Harbeth 的 Compact C7ES-3 XD 的方式,这是该品牌 C7 型号的最新一代,这个系列最早可追溯到 1994 年。整个听下来,我觉得这是一款音质优美的扬声器——可谓开箱即用,无需任何预热和磨合。Harbeth品牌的所有者兼扬声器设计师 Alan Shaw一直声称他家的扬声器不需要这种仪式,这一点在此处和我评测过的其他 Harbeth 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只用几天它就变得非常顺滑然后声音渐渐变暖,然后他的磨合基本上也就完成了)。
在起初的几周内,我邀请我的听音小组——包括一些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其中一些来自业内(录音和器材两方面),一些音乐家——以及一些对我这对儿样机感到好奇的随机访客。每个人几乎都有与我相同的感受——只需听上一分钟左右,这些人姿势就开始放松,脸上露出微笑,每个人都立马给出了C7-XD的高度评价。那些在发烧友领域更有经验、知识渊博、审美足够高的人,他们听得时间更长,一些也会隔天带着其他测试素材过来,然后我们还发现这种品质并没有以牺牲细节、分辨率、清晰度和透明度等为代价,也没有发现在参与度、定义度、生动性、丰富的颜色和质地、节奏驱动和动态范围方面的不足。尽管其尺寸还是比较紧凑的——大约50厘米 × 25厘米 × 30厘米——但在我6.4米 × 4.5米 × 2.4米的听音室和我新办公室(这是一个车库改建而成的,足够宽敞可以容纳一个不错的听音区,这也是我最初摆放它们的地方)中,这款扬声器能够在房间内进行一些出色的宽松的声音再现。
考虑到我在2007年评测过Compact 7的第三代—C7ES-3,我当然已经记不清当时写的文章细节,对扬声器的声音印象也很模糊了。在我退还评测三代样机的16年内,我也没有再听过这个扬声器(尽管有两位朋友根据我的评测购还去买了一对,并且一直以来都他们非常满意)。鉴于这种情况,我索性不去看原来的评测,这使我可以不受之前的影响去评测新型号。
这部分一直延续了好几个星期,比我原本计划的时间长很多。它们非常令人满意,我越来越喜欢去听音室去听它们,可能只是因为它们美妙地再现了音乐,我也喜欢将它们接入我评测清单中的其他组件中。一天下午,我从书架上拿出了我长期在听的专辑之一,伯恩斯坦演奏的比才的《卡门》(黑胶和CD),这是我评测的每一件设备都会使用的音乐内容。我原本计划随意听听,等兴奋劲过去就换成别的唱片。最终近三个小时过去了,我从头到尾听完了六面唱片,包括所有的四幕,我完全沉迷其中,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每当我评测这样的紧凑型扬声器时,我总是会播放大量的“大动态”音乐,从古典到乐队再到硬摇滚,只是为了看它们的表现如何。Compact C7 XDs表现得非常出色,它们能够以非常精确的定位和展现出宽广而深邃的声场,如果唱片涉及戏剧或故事,你可能还能感受到演员的移动,比如伯恩斯坦的《卡门》或索尔蒂的《指环》等等。从歌剧院到百老汇,再到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桑德海姆的《理发师陶德》: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过这张专辑了,现在被这场充满活力、信念、热情、高超技巧和纯粹肾上腺素的表演所折服,这是一场将你置身于现场的表演。
最近我非常喜欢肖斯塔科维的《第四交响曲》——由郑明勋和费城交响乐团(DG CD)演奏的那个版本,音响效果非常出色。开场时,弦乐器的尖叫声被铙钹的碰撞打断,随后是定音鼓和加强的铜管,形成一场惊心动魄的进行曲。在这里,音乐以惊人的技巧和还原度呈现,中途夹杂激烈的弦乐赋格,由郑明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演奏,理论上这种曲目很难以这么高的清晰度重现,然而却被这支著名弦乐团轻松演绎。动态范围大的令人惊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管弦乐队编制多是80-100名,在这首曲子中增至140名,加上强有力铜管和打击乐——然而这些紧凑的Harbeth扬声器游刃有余,甚至包括接下来的赋格之后的高潮部分。
三角钢琴也可以像整个交响乐团一样达到这么高的水准。我第一次播放的钢琴专辑是内茨科·宇治达的宏伟新作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德卡CD和Tidal MQA流媒体),这是我认为近几年来最好的钢琴作品专辑。德卡的工程师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角度:使其足够靠近钢琴,使其以异常清晰和定义明显的形式展现,同时又保持足够的空间感,避免声音过干——事实上,这些Harbeths通过出色地再现了音乐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忠实度,完美呈现出温暖、浑厚、音调深邃以及对色彩、细微差别和性格的瑰丽再现,这些都是这位卓越艺术家以其著名的娴熟技巧和乐句而闻名的奇迹。演奏场地是英格兰的斯内普·马尔廷斯音乐厅,这个厅出现在宇治达的其他许多专辑中(更不提本杰明·布里顿的录音了)都很熟悉。我虽从未去过这个地方,但是这个音乐厅以其温暖和清晰的结合而闻名,而这正是通过这些扬声器能听到的效果。
至于人声呢?嗯,对于声音方面的再现,现在已经成为Harbeth的拿手好戏,因为无需多言。我最近偶然找到了Hildegarde de Bingen的Hyperion唱片上的一张原版LP专辑,专辑中包含了她的一些著名的曲目和咏叹调,这位十二世纪的修女是一位神秘主义者、诗人、作曲家和幻想家(最终她被封为圣人):《A 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由哥特之声(Gothic Voices)演唱。并由托尼·福尔克纳进行录制,歌手应该稍微后退一点,而唱片应该在扬声器平面上有明显的存在感。只有八名歌手,他们独唱,二重唱,三重唱或四重唱,但从来不是整个团体一起演唱。因此,在正常理解这个词的情况下,表演者之间或其中之间不应该有“深度”,如果他们听起来很远,那么你回放链的响应就有些靠后了。但是它们捕捉到的音质听起来异常真实,很有立体感、圆润度和纯度,而伦敦教堂的浓厚氛围,在他们的上方、周围和远处都非常明显。如果将C7 XD的音量设置正确,你将听到Peter Walker在设计QUAD ESLs时他所说过的“音乐厅之窗”的效果。
在此期间,我仍然没有对这组扬声器展开评测,“只是”单纯的聆听和享受。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其实是最意义的“评测”。毕竟,不受限制地享受音乐难道不正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吗,我们追求在家中重播音乐的设备的“最终目的”吗?一天下午,我写下了我的想法,这是我这段时间唯一做的笔记。
首先,以我多年的发烧经验来看,C7 XD 在大部分频段上都是最中性的,毫无疑问也是最自然的HiFi扬声器之一。其次,它的连贯性、清晰度和辨析度与我长期以来的自用组件不相上下:我指的是第三代的 Quad ESL,从 57s 到 63s 再到 2805s。然后,它表现出很低的音染,这再次与我自用的扬声器相媲美。它能够成为一个动态窗口,掩盖了其紧凑的尺寸和简洁性,当然这是一种轻描淡写的说法。大概在我聆听它们的两个月后,我翻看了 2007 年的评测。基于这一点,我也建议你有机会去看看那篇评测。
除了 Harbeth 的 P3ESR XD 这款迷你监听音箱(又称超小型音箱)之外,Compact 7 是 Harbeth 为那些寻求全频扬声器的用户提供的入门级产品,其主要局限在于极低频(即 20Hz-40Hz)的低频有所减弱,而且无法在大房间内产生最大声压。其 -3dB 点为 46Hz,这实际上已经很低了,足以覆盖大多数原声乐器的音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扬声器不能重现比这更低的频率,只是在降低振幅和音量的情况下重现而已(关于这一点,稍后会详述)。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该扬声器的尺寸和外观均未发生变化(详见规格说明),单元也基本保持不变:双向 8 寸低音反射式中低音单元,高音为 SEAS 1 寸铁流体冷却式高音单元。将高音单元放在与耳朵齐平的位置,并将扬声器摆放在远离前墙和侧墙的位置,仍然是获得这款扬声器最佳性能的首选方法(建议搭配厂家的支架)。
与所有 Harbeths 产品一样,C7 XD 具有良好的阻抗负载(标称 6 欧姆),如果功放素质够,达到发烧级或更高,则不会特别挑功放。其 86 分贝的效率表明灵敏度适中;建议至少使用 25Wpc 的优质纯净功率。我尝试了好几种功放,每声道功率从 40 到 180 瓦不等。无论是在家中的主聆听室,还是在我从车库到办公室的试听室(这与我的主聆听空间尺寸不同,但实际上音量更大),我都没有感觉到我已将扬声器的音量推到了极限,即使是在播放保罗-西蒙(Paul Simon)的《Graceland》或滚石乐队的《Let It Bleed》等强劲的摇滚乐时也是如此。部件质量、工程设计、装配和表面处理(精美的木质饰面,完美无瑕的配对)以及可靠性都达到了扬声器的标准水平。
回到 2007 年的那篇评测,还没读到第二段,就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在大约 80Hz 到 10kHz 之间,7ES-3 的频率响应几乎没有任何问题",然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事实上,就其级别和设计类型(箱式紧凑型两分频)而言,根据我的经验,这款扬声器在其可用范围内的中性和自然音调平衡方面成为了新的标杆,而且与价格无关"。考虑到我现在已很难接触到 C7ES-3 ,这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不会让我对 XD 版产生反感。现在,我还有了一个当时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我可以使用 Dayton Audio 的 OmniMic V2 声音测量系统对我的一些主观论断进行测量。自几年前我就开始使用该程序,我从一米轴线上获取中频到 10kHz 的最平坦、即最线性的读数。超过 10kHz 时,响应会向 20kHz 倾斜,如果扬声器在家庭环境中不表现的过亮,那结果就应该如此,这也是你在这里能看到的结果,也是音调平衡如此自然、听觉疲劳一扫而空的原因。
无论如何,当我读完我对 ES-3 版的评测后,我在 XDs 上播放了我那篇文章提到过的所有唱片,并很快发现自己对几乎所有东西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例如,正如我对 C7ES-3 所指出的那样,新款 XD 也是如此--它在临场频段的准确度实际上比我的 QUAD ESL 2805 还要高一些。另一点是:如果你向那边摆动,它很容易接受音调修正。小北圭的管风琴独奏音乐会《巴赫:管风琴大师作品第二卷》(Claves CD)是我之前没有的唱片。向我介绍这张唱片的管风琴那位烧友朋友有一天到访。我们都对 XDs 重现《D 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时的响亮和干净声音印象深刻,我们也都认为虽然低频非常好,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出色的,尤其是考虑到中低音单元的尺寸,但与他的 Harbeth SHL5+ 或我的 Monitor 40.3 XD 无法同日而语,更不用说好的低音炮了,当然我们也没指望它能做到这一点。
然后,为了深入测试,我来到我的麦金托什 C53 前级功放(配有 8 波段均衡器),将 25Hz 和 50Hz 旋钮调至下午两点钟方向。会立即将满意度系数拉高了数个档次(朋友们,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真的需要某种音调校正的原因之一)。不,这仍然无法与更大的低音单元或低音炮所并论,但现在的低频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也许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扬声器在提升音量时非常稳,没有明显的紧张感。从低频到中低频和高频,XDs 扬声器所呈现的体感、质感和清晰度都令人惊叹。在 RCA(SACD 或黑胶唱片)上播放斯托科夫斯基录制的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开头部分时,低音提琴和长号的音域和力度会让你大吃一惊,更不用说音域的清晰度和深度了。
最后,我拿出了最近买得的祖宾-梅塔(Zubin Mehta)与洛杉矶爱乐乐团合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的英国迪卡(Decca)老版唱片。在过去,这张唱片经常作为演示唱片,因为乐曲开头的 32 英尺低 C 风琴踏板点就在这张唱片上。虽然 7 XDs 在斯托科夫斯基的低音提琴上处理得很好,但在《查拉图斯特拉》中确实出了点问题。踏板点是存在的,也是可以听到的,但无法与其较大的兄弟型号 Monitor 40.3 XD 相提并论,《月之暗面》中的心跳声也是如此。尽管如此,C7 XD 再配合一个低音炮效果非常好(我连接了我的 REL,效果极佳)。
在之前的评测中,我曾说过 C7ES-3 重现弦乐的效果非常出色。和我时常一起听音乐的一位好友是洛杉矶录音室的顶级音乐家,他是一位小提琴家。一天下午,我们在听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唱片时,他说:"你知道吗,我喜欢这些扬声器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能真正地表现出中提琴的声音,而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在对 C7 XD 进行评测的过程中,我幸运地得到了 Les Musiciens 录制的勃拉姆斯第一弦乐六重奏作品 18(Harmonia Mundi,黑胶和 CD)的原始黑胶唱片。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录音和演奏的美妙之处--甜美而丰富,热情而浪漫,毫无 "录制 "之感,而 C7 XDs 又很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切。但如前面所述,真实地再现了乐器的音色和声音的特征是这款扬声器的主要特点之一。
在结束这部分评测之前,我想重提开头提到的这些扬声器的中立性和自然性。正如我在其他地方观察到的,这些形容词被一些音响发烧友和音响评论家解释为 "不吸引人"、"不投入"、"没有感情 "之类的委婉说法。我刚刚听完朱迪-加兰(Judy Garland)在国会大厦录制的《飞越彩虹》,有黑胶(非古董)和重制 CD(后者更胜一筹)两种版本。这是她 1960 年在所谓的 "伦敦录音会 "上录制的代表作。1939 年,当她第一次为《绿野仙踪》演唱和录制这首歌时,她 才17 岁,她饰演的桃乐茜在书中只有 12 岁。这首歌至少总让人感到有些伤感,因为它唱出了人们渴望回家,却又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回家的心声,但至少在当时和那部电影中,彩虹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家,嘉兰知道她所扮演的角色一定能回到那里。在《伦敦会议》中,加兰与毒瘾、情感和身体虐待、焦虑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各种病痛、婚姻(五次)以及往往以残酷和心碎告终的人际关系抗争多年之后,她早已到达了彩虹的另一端,在那里,生活中的天空不再蔚蓝,乌云也不再远去,遮住了阳光和希望。在这场震撼人心的演出中,她所表达的情感不仅是悲伤的,而且是真实的悲剧。当她唱到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哦,为什么我不能?"时,歌声中的绝望与管弦乐队的高潮结合在一起,极具讽刺意味。
没有吸引力?不投入?没有感情?这些扬声器根本不可能做到!?由于我还没有听过所有与之对等的竞品,我不能也不会说 C7ES-3 XD 是最好的紧凑型两分频扬声器,但考虑到我对在家中重现音乐的要求,它无疑是我长期体验或接触过的最好的扬声器。它是一款真正出色的扬声器。
监听音箱 40.3 XD
在这里,我将 C7ES-3 XD 放在了领先的位置,并为其分配了更多的空间,因为它是最新(也是最后一款)获得 XD 处理的 Harbeth 扬声器,而且距离我评测其前代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而我在 2017 年评测了 Monitor 40.2,在 2019 年评测了 40.2 Anniversary( "Seydor Harbeth Monitor 40.2")。我建议读者也读下这些评测,尤其是关于周年纪念版的评测,周年版主要是对 Monitor 40.2 进行了外观升级,以庆祝 Harbeth 成立 40 周年。在那篇文章中,我指出,在大多数音乐中,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小到几乎无法察觉。我还观察到,在这两个版本中,40.2 在我听来都有一个衰减的问题,从 1kHz 左右开始: "Monitor40.2在处理那些相对少见的非封闭式麦克风录音时,听起来可能会有些闷,但它们从未失去那些难以捉摸的活力和纯粹的权威性,这也是它们获得超高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的原因所在。它们也从不刺眼,除非音源有问题,否则永远不会让人感到疲劳,它们的声音总是那么自然、细腻,而又不会令人讨厌、刺耳或尖锐。而且据我所知,它们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令人反感的声音特性或音染"。
在 XD 版本中,Shaw 对中音到高音单元的分频进行了轻微调整,通过将高音单元的电平相对于中音单元提高 0.5-0.75 分贝,有效解决了衰减问题。这听起来并不起眼,对于复杂的信号源,如大多数音乐,这种播放音量的变化是无法察觉的。但当应用于宽广的频率范围时,例如高音单元所覆盖的频率范围,就会产生明显且易于观察的差异。幸运的是,就我听感来说,这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听觉体验。在过去的试听小组中,有一位成员对音调平衡中的微小变化特别敏锐,他在谈到 40.2 时说,在他看来,40.2 有点缺乏 "生动性"。但我相信他不会这样评价 XD 版本。
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这种分频变化的效果并不是让扬声器变得 "明亮";相反,这种变化只是消除了轻微的衰减。我的 Omni-Mic 测量再次证实了我的猜测: 我在一米处测得了最平坦、最平滑、最线性的响应--几乎是教科书般的响应。由于我同时拥有 40.2 和 40.3 两款扬声器,我可以向 Monitor 40 的用户保证,Shaw 并没有试图重新做出一款非常成功且备受赞誉的扬声器。不过,他在分频器上所做的努力确实在清晰度和连贯性方面带来了一点小小的好处,"小小 "一词并非贬义,而是指早期型号在这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换句话说,这代表一款已经足够优秀的扬声器在某些关键领域又得到了改进。
但是,它真的改进到让你不得不卖掉 40.2 扬声器吗?我认为没有人需要这样的简单回答。如果你真的喜欢 40.2 的声音--它肯定是一款值得钟爱和保留产品—但也不能保证你会更喜欢 40.3 稍微平缓的响应,我也很难想象你会不喜欢它。在我的周年纪念版评测中,我曾指出 40.2 "有点偏中频",而 40.3 XD 的全新的平衡法则则减少了这一点。同样,变化也不是很大,因为差异本来就很小,但还是有微妙的不同。我个人选择了 40.3 XD,因为我喜欢这种变化,而且我的那对周年纪念版也有了很好的买家接手,但请相信我,如果不是这样,我现在或许还在继续听它们,而丝毫不会感到乏味。
我的几位朋友问我是否会将 40.3 XD 与几个月前我评测过的 Graham Audio 5/5 进行对比。毕竟,这两款扬声器是可以直接展开竞争的。我告诉他们我会,但我有点很不情愿。为什么呢?因为用于对比的描述、很多都有偏重和误导性,而且我有时会将对比排除在任何其他考虑因素之外。这两款扬声器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两款扬声器的设计者都曾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接受过培训,两者都采用了一些相同的方法和技术,都是三分频反射阵列,都以熟悉的音源作为主要参考,而且都很容易达到我所说的 "不错的中性 "标准:极其自然地再现音乐,极具权威性,音色忠实于原始内容。
与 40.2 落地式扬声器相比,我发现 5/5 主观上更准确一些,在这方面,我认为它是我经验中最好的大型三分频扬声器。当 40.3 XD 出现时,这种说法就失去了意义。这是因为 40.3 XD 的准确度同样高,但却有所不同。也许更好的说法是引用扬声器设计师们的一句老话:当两个扬声器的声音不同时,很可能它们都错了。换句话说,没有一款扬声器是完美的,没有一款在所有方面都完美,无论它在其他方面或大多数方面是多么 "优秀"。对我来说,这两款大型三分频扬声器是我使用过的扬声器中最好的两款。
Harbeth 和 Graham 在两个音调方面存在差异。首先,40.3 XD 在超过 10kHz 时开始向下衰减,而 5/5 在超过 13kHz 时才开始向下衰减。这一点在聆听爵士乐和摇滚乐时尤为明显,而在聆听古典音乐时,这一点有时会让音乐的表现更加大气。但是,这绝对不会导致,Graham的声音过于明亮,或者听起来过头。在任何一款扬声器中都能听出这些特点,这完全是相比较而言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绝大多数麦克风过高的录音中,Harbeth 实际上听起来更自然一些;如果你习惯于使用动圈扬声器,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大多数动圈扬声器的上端都在上升。另一方面,如果你是细节狂热者,你可能会偏爱 Graham,不过请记住,XD 改装背后的部分原理是更高的分辨率和细节检索,而我从未发现 Monitor 40 的任何版本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至于第二个音色方面,在两个扬声器之间来回切换时,我有时会觉得 Graham 在 Harbeth 旁边听起来有些单薄,而 Harbeth 在 Graham 旁边听起来则更有质感和体感。不过,在明确提出这种看法之后,我想马上对其进行修正。在单独聆听每款扬声器时,如果耳朵里没有塞满棉花,没有人会说 5/5 扬声器缺乏质感和色彩,而正如我已经指出的那样,40.3 XD 扬声器实际上已经有效的摆脱了中频,尽管它的中频很温和,但仍然令人爱不释手。
与 40.3 XD 相比,Graham 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水平方向的扩散。由于在低音单元和中音单元上设有插槽,5/5 可以在 60 度的正面窗口内保持从上到下的音调平衡。相比之下,40.3 XD 扬声器和大多数在箱体障板上安装单元的扬声器一样,窗口要窄得多,因此必须采用同轴方向,以获得最佳、最平滑的频率响应。,Graham扬声器的插槽设计正是为了让录音调音师在长长的调音台上来回移动时,能听到从上到下的音调平衡,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大多数没有插槽的扬声器的扩散窗口内来回移动。如果你的用途并非如此,或者你在家中不是一个喜欢四处走动的听众,那么这一优势可能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关于这一点,我需要补充的是,在我使用Graham扬声器的几个月里,我总是将它们的前轴朝向聆听位置,因为这样听起来效果更好。(我从来都不喜欢将扬声器正对前方,因为这样会影响成像、连贯性、相位和频率响应)。
那么,这几个出色的扬声器到底哪个更好呢?我的同事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评测过 Monitor 40 之前的两个版本,我评测过最近的三个版本(现在我还拥有了 XD),去年我还详细评测过Graham。由于所有这些报道肯定足以帮助任何人在没有实际试听扬声器的情况下下定决心,而亲身试听是你无论如何都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我将不再就推荐建议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