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台x590是18年买的,刚买来测的亮度高功率1700流明,低功率1200流明,挺满意的,谁知道用了两年到800多小时亮度就大幅下降,低功率只有800多流明了,想着这灯泡也太不耐用了,于是20年花大价钱买了原装灯泡,换上之后亮度仅提高约10%,远不如新机,以为买到了假灯泡或是面板有衰减。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又用了两年,前一阵子感觉亮度进一步下降,这第二个灯泡才用500多小时,一测亮度只有700多流明,比800小时的原装灯还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换回了原装灯,结果你猜怎么着,两灯亮度竟然一模一样,原机灯泡放了两年不用亮度还下降了!
这就让我不得不怀疑造成投影亮度下降的主因不是灯泡,而是光路其他部分。刚开始怀疑面板衰减,但是一般面板衰减都是影响对比度,没听说过亮度大幅下降的。于是外网查了一圈,果然看到有人说,拆开光路清洁后亮度大幅提升的。于是就基本锁定是光路衰减导致的亮度大幅下降。
最终锁定了这个大神的帖子Optical Block Access for Deep Cleaning, Black coating, and DILA pin mod·(161楼开始拆机,x790),理论上这个拆机过程适用于所有x系列机型。
于是照着把机器大卸八块,拆开光路,发现确实有几个镜片上布满灰尘(见下图),就是那种非常细的灰尘,怪不得亮度下降那么厉害。
具体拆机过程参考那个外网帖子我就不详细说了,反正整个拆装过程是经历了一番周折,需要胆大心细,拆之前记好每个镜片的位置和方向,7系以上机型多了几个偏振片千万不能碰,只能用空气吹;机器的排线要小心。
最后说结果,机器亮度回到接近新机的水平!“亮度优先”模式亮度提升50%,从700多提高到了1100多流明;校准到d65后亮度也有30%多的提升。本来还想咬牙上激光机的,现在看来这台老机还能再用两年。
上几张图:一个是蓝色光路的面板前镜片,另外就是上盖上卡着的三个反光镜片,还有绿色面板前的区域,都是灰尘聚集区。
补充,jvc这个系列的机器,防尘真的不怎么样,机器里一共7个风扇!其中两个风扇从机器下边进风直通光路,虽然lcos面板部分是密封的,但是面板之前的光路是完全开放的,到处是孔。然而机器下边的那个进风口,只配了一个很粗糙的防尘网,对细灰尘根本没用,可以看上边的图,镜片上粘的全是细灰尘。最后我在进风口处加了一层静电棉,希望能少进点灰。这点就不得不说爱普生标配的hepa滤网真是良心。
补充2,上边那个外网帖子,还提到了很多光路mod,我照着DIY了前置光圈,结果屁用没有,对比度一点都没提升;我还试了光路黑化,专门买了同款印度墨水,将所有透镜边缘以及光路中的浅色部分涂黑,最后结果是亮度降低5%,开关对比度提高20%,各APL对比度提高50%左右,这个还是有点用的。最后总结就是jvc的低端跟中高端的最大区别是那几个偏振片,偏振片才是对比度成倍提高的关键,黑化、光圈这些都只是点缀。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投影防尘真的很重要,不管灯泡还是激光,光路里边总有需要散热的地方,难免进灰。我这台机器的环境不算是太恶劣,但是那种细灰尘真的是无孔不入,这种由灰尘导致的亮度衰减,跟光源完全没关系,想恢复亮度只能冒险拆机。再次赞一下爱普生的hepa滤网设计。
最后的最后就是,我这回折腾这机器,拆装了不下5次,前后经历了蓝绿镜片装反、弄碎前置反光镜、镜头光圈卡住、红色滤光片装反等一系列小问题,几度濒临报废边缘图片。所以本贴内容仅供技术研究探讨,有想自己亲自动手的朋友,一定要小心。拆坏了我可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