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桥TX-RZ70 、Integra 8.4功放开箱体验(含视频)



今天我们要开箱的是两台高端AVR功放,它们分别是安桥TX-RZ70和Integra 8.4。大家都知道安桥这几年因为资本运作的一系列问题,如今已经归到VOXX集团旗下的PAC(Premium Audio)公司。也就是说,现在安桥、Integra以及先锋,和杰士、密力等音箱品牌一样都是PAC公司在运作。而这三个品牌的国内运营部分也是交给了杰士、密力的总代理-影音大师来运作。

 

1.jpg


这里要稍微解释一下,安桥和Integra的区别,它们更像是汽车品牌中的丰田和雷克萨斯,Integra是安桥旗下的子品牌,主打定制安装渠道以及中高端市场,现在我们也把它称为“音桥”。另外要单独说一下先锋,先锋早些年因为和国内的苏宁有协议,所以没有国行正品。而最近先锋和苏宁的协议已经到期,先锋终于可以回归中国市场。


在产品线上,因为上述一些事件的影响,安桥的产品曾经中断过。比起天龙、马兰士、雅马哈,它的产品没有那么连续和齐整。安桥在2021年出了一款中档型号TX-RZ50,我们今年拿到的是相对更高端的TX-RZ70,但以后应该还会出更高端的型号比如RZ90。

 

2.jpg


而Integra,这几年来也就推出了一款产品,就是我们今天拿到的Integra 8.4。虽然这两个品牌目前上市的产品型号都不多,但我相信在PAC公司的运作下,后续应该会有更齐整的产品线面世。


 3.jpg


RZ70和Integra 8.4在产品定位上,我个人觉得是对标的是天龙的6系(天龙产品1系最低,8系最高)。具体规格如图:

 

4.jpg


除了放大功率上有些区别,我们还可以看到它们的低音炮输出数量是不一样的。尽管Integra 8.4给出了四个低音炮输出,但它和RZ70一样仍然是两路独立低频管理。另外,它们的DAC解码芯片都采用的是ESS的芯片,音质相当不错。而在接口上、听感上和功率上,Integra都比安桥更有优势。

 

 5.jpg


6.jpg


对比前代的7100等产品,这两台机器最大亮点就是Dirac live,而且它们机载的全频段(20-20KHZ)版本是完全免费的,而在天龙、马兰士的功放上是需要额外花钱购买的。另外,安桥和Integra自带的麦克风均可以支持Dirac,可以节省一只USB麦克风。仅这两项,就可以省下两三千的成本。


 7.jpg


另外,大家都知道,在家庭影院中低频和极低频很重要,Dirac近年的一项技术突破就是Bass Control,可以简称为BC模块或者低频控制模块。它可以说是Dirac的精髓所在,它能够自动优化低频和极低频,并进行和主箱相位的融合。不过这个模块是需要单独购买的,它分为单炮和多炮版本,并且与Dirac不同的是它的许可证是绑定到机器的,一机一证。


但这两款功放仍然是日系机器中支持Bass Control最便宜的产品,而且Bass Control已经可以使用。而天龙、马兰士的Bass Control要等到2024年才会有,通告里只是提到可能会通过固件更新来支持,其他的都是未知数,因此,目前安桥和Integra在软件上还是有些优势的。


 8.jpg


下面我们以RZ70为例,来简单来演示一下Dirac的操作。首先要让功放和你的电脑保持在同一局域网下,其次Dirac需要登录账号,因此还要接入到互联网。打开软件,它会自动扫描设备,选中进入。第一个界面要求我们选择测量麦克风,这里可以选择电脑外接USB麦克风,也可以使用功放自带的麦克风。如果是外接麦克风,要记得加载校准文件。


 9.png


第二步是校准扬声器电平和麦克风增益,这里使用几个滑条,让所有声道的音量保持在适中位置即可,如果你房间的底噪比较大,可以把主音量再开高些,否则可能会提示信噪比错误。我这里使用的是功放自带的麦克风,灵敏度比较高,只需要一点点音量就足够了。


然后下一步就是选择测量的模式,根据你的房间大小去选择就好了,房间越大需要测量的点位会越多,耗费的测量时间就越久。整个测量基本都是自动进行的,我们只需要在中途按照提示去挪动麦克风的位置。


 10.png


11.png

 

测量完,就可以看到各个声道的频响曲线,如果你购买了Bass Control许可,在右上角就能看到响应的按钮。如果没有开通,它就是提示GET FULL BC,点击就会直接跳转官网的购买页面。


 12.jpg


开启Bass Control,它会进入到一个计算页面,大概需要耗费一两分钟。Bass Control与Dirac普通版的频响曲线有些区别,就是你点击每个声道,你就能看到低音炮和主箱的曲线叠加在一起,并且它自动设置了一个分频点。因此我觉得,使用Dirac应该是不用在功放里设置分频点的,软件会自己计算。

 

 13.png


14.png


 15.png


然后将它导出到功放,我们来试听一下,这里我播放了一些立体声和电影。使用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一般功放的EQ都会不同程度的压缩动态,而Bass Control极大的保留了这些动态。在此基础上,它还能实现了一个相对均衡的曲线,这可能就是Dirac比普通EQ强的地方。


另外一些网友在论坛上反映,之前的安桥老款型号在播放DTS系列的音轨时,有信号和效果比较弱的情况。而我这次试用的两款产品,包括之前评测过的RZ50,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16.jpg

 

 17.jpg


18.jpg


在本次评测中,遇到的一个小插曲是,起初我使用自用的UMIK-1麦克风进行测量,无论低音炮如何摆放,低频都会从80HZ断崖式下滑。中间我又排除了墙壁以及窗户等等房间的问题,因为根据常理,房间的简正模式造成的影响一般是有峰有谷,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然后我还怀疑过低音炮的问题,又让影音大师给我寄了一台的低音炮新品-杰士 R-1400SW。

 

 19.png


20.jpg


这款低音炮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标志性的古铜色12寸单元,下倒相孔设计。我个人感觉,它的产品系列对标的应该是SVS。不过换了炮之后,情况还是一样,最后几番周折之后,问题锁定在麦克风上。因为我使用了安桥自带的麦克风,测量就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低频曲线也正常了。中途,我还曾怀疑我们这里的房间墙壁有问题,因为根据业主的解释,它使用的内保温层的设计,所以内侧的墙体是中空的,而外侧是实的,这种设计我不懂在保温上有什么优劣之处。但我实测,它在隔音上确实比外保温那种好像要好一点。


 21.jpg

 

22.jpg


最后总结一下,Integra和安桥以及先锋,应该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支持免费全频段Dirac live的AV功放。安桥TX-RZ70 、Integra 8.4也是目前最便宜的可以支持Bass Control的机器,而且还不需要额外购买USB麦克风。这次试用Bass Control,我感觉它将Dirac live的低频管理又拉高了一个档次,提升非常明显。


而有人会问,安桥和Integra你更喜欢哪一个。论坛上经常能看到,网友对Integra的评价是,它的声音非常的硬气扎实,很接近欧美功放的风格,它应该也是日系机器声音最接近欧美机器的一个。对此我不置可否,我觉得它是一个更夸张的天龙,而我个人更喜欢RZ70的声音,更加的中正、均衡。


再往后,可能随着PAC公司以及国内影音大师的运作,安桥、Integra甚至先锋可能会出现更丰富的产品线。甚至Dirac现在已经在高端机上实施了ART技术,也非常期待将来能在安桥、Integra和先锋的机器上应用!


 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