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hn Atkinson
我认为我那篇Triangle Signature Delta音箱的评测,是我对音箱音质品味转变的一个分水岭。几十年来,我一直是所谓的‘英国声’的忠实粉丝,总体来说,就是音染比较低,灵敏度也很低,呈现非常优雅。Triangle音箱让我听到了一种非常不同的声音:依然是低音染,但灵敏度高、以及耳目一新的清晰度。还有已故的J. Gordon Holt曾说过的“跃动感”,即瞬变的前端既不模糊也没被压制。我在访问DALI的美国经销商The Sound Organisation 时,接触到了DALI Rubicon 8音箱,它拥有与之类似的低损耗设计理念,我当时就提出要给Rubicon 8音箱做个评测。
Rubicon音箱内部
DALI Rubicon 8的价格与Triangle Signature Delta基本相同,并且也采用了纤薄的落地式箱体设计,每个低音单元都有一个单独的带倒相孔的腔体,不过两者的相似之处也就到此为止了。三分频的Triangle结合了一个号角高音单元、一个中音单元和两个低音单元,而达尼则使用了一个更大的 (1.15") 软球顶高音单元的独特组合,它安装在一个小型带式超高音单元的下方,下面是三个6.5" 的低音单元。然而,最上面的低音单元高频输出可以持续到2.5kHz,并与球顶高音单元交叉。中间的低音单元比顶部的滚降更早,而底部的低音单元则最早滚落。所有三个低音单元都在低频段工作,这里的增量是有必要的,但辐射面积会随着频率的升高而缩小。达尼将其称之为“2½+½+½ 路分频”。
Rubicon 8的五个喇叭单元都是由达尼自己制造的。高音单元和超高音单元集成在一个挡板上:这种混合高音单元模组最早出现在达尼的旗舰Epicon系列中。带式高音在14kHz以上工作,旨在扩大高八度音阶的水平辐射,以提供更宽泛的皇帝位,让听众可以听到更完整更平衡的高频。
三个6.5"低音单元在技术上是相对复杂的,其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谐波失真和积攒能量。大部分的单元磁铁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会出现磁滞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电力驱动音圈而产生的磁化和消磁不会以相同的速度发生。也就是说消磁比磁化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就形成了失真。如果磁铁能够由一种极易被磁化但同时又不导电的绝缘体材料制成,那么磁滞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失真就会大大减少。而达尼称之为磁极片中的软磁化合物 (SMC) 就是这样一种材料。SMC是由单个铁颗粒形成的,每个颗粒都涂有绝缘材料。因此,虽然SMC具有非常高的导磁率,但它的导电率非常低:约为铁的10,000分之1,从而显著降低了磁滞现象。
Rubicon的低音单元的磁极片是由SMC制成,周围环绕着铜环,并由一个大的铁氧体磁铁提供能量。铜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送入音圈的电流对磁场的调制作用。与早期的达尼音箱一样,低音单元的音盆由木纸纤维制成,并配有柔软、低损耗的橡胶折环。
Rubicon的箱体由中密度纤维板构成,前障板和后面板略微呈弧形。后面板上的三个倒相孔是外扩的,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噪音,线路连接是通过后面板上底部的两对高质量接线柱进行的。轻巧的黑布网罩是由塑料框架制成,但Rubicon 8在没有网罩的情况下看起来非常优雅,所以我在使用的时候把它们拿掉了。
聆听
按照经销商 David Carr 的建议,Rubicon 8 安装在我的房间里正面发声(而不是向皇帝位内倾),并且比我通常摆放音箱的位置(也就是离后墙)更远一点:从前挡板测量有两米三。这样高音单元就在距离我头部两米五的位置,构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等边三角形。我的房间有点不对称,所以从中低音到中音的均匀过渡也是以一种稍微不对称的方式实现的:右音箱的低音单元的防尘盖距离它侧边的书本有一米一;左音箱的低音单元距离侧边柜子的书和黑胶唱片有一米。
使用我自己做的测试碟(CD,Stereophile STPH016-2),低频、1/3 倍频程的颤音被完整地再现到32Hz频段。虽然40Hz 的音调被压制了一点,与具有低频扩展的音箱一样,32Hz的颤音被我的房间增强了。25Hz的颤音在正常聆听水平下可以听到,但20Hz的声音在过程中消失了。不过我对低频音色的干净程度印象深刻——这款达尼音箱的低音单元确实是一种低失真设计。使用测试碟中的半步间隔音爆音轨,从中低音到中高音清晰地再现了音调,与我通常听到的相比,听到的类似混叠的声音更少。
是时候来点音乐了。在观看了当代音乐家根据年轻的鲍勃•迪伦 (Bob Dylan) 的半个世纪前的歌词创作歌曲的电视纪录片后,我拿起了《The New Basement Tapes: Lost on the River》(CD,Harvest 02537 95014)。稍显过火的现代声音令人失望,就像听到伴奏乐器和人声相互争斗一样。但音乐本身很棒,当混音更加开放时——比如在《堪萨斯城》中,——我可以欣赏到达尼再现鼓声带动节奏的方式. 但是这首歌中的贝斯吉他明显已经过火了, Mumford 和 Goldsmith 的另一首《When I Get My Hands on You》中的贝斯和鼓也一样。
这是音箱问题还是录音问题?正如我在前面所写的,Rubicon 8在40Hz以下的极低频借助房间得到了改善。当 Eberhard Weber 在他的《Endless Days》(CD, ECM 1748) 的低音提琴的E 弦和A 弦上下降到最低音域时,尺寸适中的Rubicon 8以出色的音质和出色的清晰度再现了他的乐器。这张专辑中Rainer Brüninghaus 的合成器贝司音符听起来非常干净,甚至有些过于丰富。
《The Hollies' 50 at Fifty》的第一张唱片(3张CD,Parlophone/Rhino RP222354)包含了英国乐队的大部分热门歌曲,虽然这些录音的中频质量是最突出的,但达尼在低八度的清晰度让我可以在50年后再次领略到,最早的贝斯手Eric Haydock是位多么伟大的演奏家。即使是在Maurice Williams的《Stay》这样一首简单和声的歌曲中,Haydoc的低频变化也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经由Rubicon 8渲染,它显得清晰而稳重。
Rubicon 8的高音平衡是不是对老式唱片不够友好?球顶和带式高音的组合并不是开倒车,当我播放自然平衡的古典录音时,比如由前Decca工程师Simon Eadon 录制,并由一位Hi-Fi News杂志老同事制作的 Takács 四重奏演奏 (ALAC文件从CD,Hyperion CDA67900节选),高频听起来平衡而准确,中音和中提琴和大提琴没有音染。
事实上,Rubicon 8对高八度音阶的再现非常出色。Michael DiPasqua 在 《Endless Days》 的“Concert for Bass” 开幕式中 用镲片演奏的钟表的滴答声和铃声既安静又足够清晰。同样,我在读了Fred Kaplan的深度评测后购买了一张爵士乐CD(Palmetto PM 2173),在Frank Kimbrough的四重奏中, Kurt Weill的《Trouble Man》中的钹被完美再现,金属光泽完好无缺。《The Call》中密集的混音通过较小的音箱听起来会很混乱,但Rubicon很好地再现了这些。
这张专辑是在布鲁克林的Systems Two录音室录制的,这是一个我很熟悉的录音室,这架钢琴的中高音听起来比我在现场听到那架钢琴时更具特色。我播放了钢琴独奏录音,特别是已故的JorgeBolet演奏的Liszt的《Années de pèlerinage (Suisse)》(从 CD 上翻录的 ALAC 文件,Decca 410-160-2),以及我在 Fred 的推荐下挑选的另一张专辑,Paul Bley 的《Play Blue》(CD,ECM 2373)。Bolet这首曲子最早可追溯到 1983 年,并在伦敦的 Kingsway 音乐厅录制; Bley则是 2008 年的现场录音。Fred对《Play Blue》的音质非常着迷,他写道,它捕捉到了Bley的“清晰的发音、动态的变化、精细的踏板操作以及挪威大厅的氛围”。然而,这架钢琴在达尼的演绎中听起来过于铿锵,声音上覆盖着一些高频的摩擦声:这是一种f-f-f-f调制噪音,这似乎是带式高音所强调的。相比之下, Bolet的Bechstein钢琴总体上听起来很华丽,清晰度极佳,中音也很自然,而不是在高音部分稍微加强一些音符。这两段录音都是由达尼以超高的水准再现了乐器的左手音区。
达尼标称Rubicon 8的球顶和带式高音以14kHz的频率交叉。我用手捂住球顶,耳朵贴在带式高音上,发现后者携带的信号非常少,特别是在我录制的Robert Silverman演奏的Liszt(20bit/44.1kHz AIFF主文件,奏鸣曲,立体声STPH008-2)的录音中。但用球顶高音单元听Bolet的Liszt录音时我发现,这段早期的数字录音确实受到了轻微的高倍频程调制噪音和偶尔出现的虚假高倍频程音调的影响,尽管在皇帝位几乎听不到这些声音。《Play Blue》也有同样的处理表明这个摩擦色不是调制噪音,而是来自Bley的呼吸声。
在我播放的所有歌曲中,Rubicon 8都提供了坚实的、清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稳定的声场,具有精确的成像和声音层次。我再次拿起自制的测试碟,并选择了双粉色噪声。我的座位将我的耳朵与Rubicon 8的球顶高音单元平齐,从这个位置上听,粉红色噪音听起来很平稳,没有任何特定频率的突出。如果我笔直地坐着,我的耳朵就与带式高音单元齐平了,那么高八度音阶听起来与中间的三度音阶稍有不同。Rubicon 8产生了一个非常窄的中心成像,并带有粉红噪音,在某些频率下,该声音成像不会“飞”到侧面。如果把头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我能听到一些轻微的梳子过滤的声音,Gordon Holt曾称之为“垂直百叶窗效应”——但高音平衡变化不大,这依然是一个宽色散的音箱。
总结
无论是3分频、2½分频,还是像DALI Rubicon 8这样的2½+½+½分频,价格相对实惠的落地音箱的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在最近的几期文章中,我们发表了对Bryston、DeVore Fidelity、Focal、GoldenEar、KEF、Monitor Audio和Vienna Acoustics的出色型号的评测,以及我在本篇开头提到的Triangle声器的评测。DALI Rubicon 8以清晰、干净、无音染的音质加入到了这些高性能音箱之列,每个音箱都从略微不同的方式去表达音乐,所有型号都值得强烈推荐。
规格参数:
类型: “2½+½+½ 分频”五单元落地音箱,带倒相孔。
喇叭单元:1.8" x 0.67" (45 x 17mm) 带式高音;1.15" (29mm) 软球顶高音;三个 6.5" (165mm) 木纸纤维锥盆低音单元。
分频频率:500Hz、800Hz、2.5kHz、14kHz。
倒相孔调谐频率:33Hz。
频率范围:38Hz–34kHz。
灵敏度:90.5dB/2.83V/m。
标称阻抗:4 欧姆。
推荐放大器功率:40–250W。
尺寸: 1100 毫米 高 x 220 毫米 宽 x 444 毫米 深。重量: 27.3 千克
饰面:胡桃木、红褐色、亮白色、亮黑色。
测量:
我使用 DRA Labs 的 MLSSA 系统和校准过的 DPA 4006 麦克风来测量 DALI Rubicon 8 的远场频率响应,并使用 Earthworks QTC-40 测量近场和平均房间响应。我这里Rubicon 8 的电压灵敏度的估算为 89.8dB(B)/2.83V/m,这在规定的 90.5dB 的实验误差范围内,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虽然这比 Triangle Delta Signature 的灵敏度低了2dB,但 Rubicon 8 仍然可以在低功率功放上产生大声压。然而,这些功放应该能够适应低阻抗音箱:DALI 的阻抗被标为 4 欧姆,尽管图 1 中的实线显示它的阻抗幅度实际上在所有音频频率下都保持在 4 欧姆以上,并且高于100赫兹。除了 81Hz 时 6 ohms 和 –38.5° 的部分外,电相位角(图 1,虚线)在 100Hz 以上仍然很低。
图 1 DALI Rubicon 8,电阻抗(实线)和相位(虚线)(2 ohms/vertical div.)。
尽管图 1 中的轨迹线在中音范围内平滑连续,这意味着没有箱体面板共振,但我确实在侧面上发现了与最上面的低音单元齐平的位置,模式在 355Hz 和 600 到 700Hz 之间(图2)。低频存在于所有箱体表面,并且在底部的低音单元下方平缓弯曲挡板的小区域中达到最强(图 3)。我没有听到与这种行为相关的中频拥塞,但当我用听诊器听面板时,我听到了这些信息。高频共振可能与下面提到的倒相孔共振有关,并且与我偶尔在钢琴录音中听到的轻微响亮的音色有关。
图 2 DALI Rubicon 8,累积频谱衰减图,由用顶部低音单元固定到侧面水平中心的加速计的输出计算得出(喇叭的 MLS 驱动电压,7.55V;测量频段,2kHz)。
图 3 DALI Rubicon 8,从固定在底部低音单元下方挡板中心的加速计的输出计算得出的累积频谱衰减图(喇叭的 MLS 驱动电压,7.55V;测量频段,2kHz)。
阻抗幅度轨迹中 30 到 40Hz 之间的部分表明,后面板上的三个倒相孔在该区域进行了调谐,实际上,查看三个低音单元的近场输出确实表明每个单元都有明确定义的最小运动陷波在 33Hz(图 4,红色迹线)。这是倒相孔共振的背压保持锥体静止的频率,所有声音输出都来自倒相孔。尽管低音单元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同的调整,但最底部的单元在 200Hz 以上开始滚降,中间的单元在 800Hz 以上开始滚降,使顶部的低音单元在指定的 2.5kHz 处交叉到高音单元(蓝色迹线)。这些倒相孔具有非常相似的输出,峰值在 20 到 60Hz 之间,但在它们的总响应中在 700Hz 处有一个明显的峰值(绿色迹线)。这可以从带有粉噪的单元后面听到,但幸运的是,由于倒相孔向 Rubicon 8 的后部发射,这种共振的可听性将大大降低。
图 4 DALI Rubicon 8,超高频轴120公分距离的声学分频器,低音单元(红色)和倒相孔(绿色)的近场响应相加。
图 4 中的频率较高,分频器似乎有不对称的斜率,顶部低音单元的滚降速度比高音单元的 18dB/倍频程要慢。高音单元的输出通过其通带继续上升,这也可以在 Rubicon 8 在超高音单元轴上的远场响应图中看到,该图是 30° 水平窗口的平均值(图 5,高于 300Hz 的黑色线)。图 5 中低于 300Hz 的黑色线显示了低音单元和倒相孔输出的复数总和,同时考虑了声相角以及倒相孔和低音单元与标称远场麦克风位置的不同距离。中低音的峰值部分归因于近场测量技术,该技术假设音箱发射到一个半球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球体。但是图 5 也表明 Rubicon 8 的低频被平衡到听起来很丰富,也许是因为平衡图中看到的多余的高倍频程能量。
图 5 DALI Rubicon 8,超高音轴 120公分处的消声响应,在 30° 水平窗口内平均并针对麦克风响应进行了校正,近场响应的复数和绘制在 300Hz 以下(黑色);消声响应在超高音轴侧 20°在 120公分处,针对麦克风响应进行了校正(蓝色)。
图 5 中的蓝色线显示了 Rubicon 的远场响应到音箱一侧 20°,这是我坐在音箱正前方发射的轴线上,正如 DALI 建议的那样。除了 18kHz 以上的滚降增加之外,它与该图中的黑色轨迹线惊人地相似,证实了音箱确实具有宽广的水平分散。
图 6 显示了 Rubicon 8 从超高音轴一侧偏离轴 90° 到另一侧偏离轴 90° 的响应曲线;与图 7 类似,只是显示了对音箱侧面的响应差异,这意味着轴上响应被绘制为水平线。这些图表证实了 Rubicon 8 的水平分布既宽泛又控制良好,后者在等高线的均匀间距中很明显。图 7 中由光标位置指示的轻微离轴耀斑实际上是由于填充到音箱两侧的轴上响应中以 6.5kHz 为中心的小幅吸出。在垂直平面中(图 8),最高倍频程输出搁置在超高音轴下方 5° 处。由于带式高音距离地板一米,而一般坐着的听众的耳朵高度为 90公分,这让音箱的高八度音阶听起来很夸张,正如我在试听中发现的那样。
图 6 DALI Rubicon 8,120公分处的横向响应系列,从后到前:离轴 90-5°的响应,参考响应,离轴 5-90°的响应。
图 7 DALI Rubicon 8,120公分处的横向响应,标准化为超高音轴上的响应,从后到前:离轴 90-5°的响应差异,参考响应,离轴 5-90°的响应差异。
图 8 DALI Rubicon 8,120公分处的垂直响应系列,标准化为超高音轴上的响应,从后到前:轴上方 15-5°的响应差异,参考响应,轴下方 5-10°的响应差异。
图 9 对比了 Rubicon 8 在我房间听音位置的空间平均 1/6 倍频程响应(红色线)与该房间之前的 KEF LS50 的响应(参见我在 2015 年 1 月的评测,第 137 页)。两个音箱在中音和低音高音方面的反应非常相似。然而,DALI 在 3kHz 和我的听音极限之间(略低于 15kHz)的室内能量显著增加。我偶然意识到这种过度现象可以通过低音中发生的情况来解释, Rubicon 8 在 200Hz 以下明显有更多的能量,这将倾向于平衡音箱的高倍频程输出。另外请注意,倒相孔的谐振频率与我房间中极低频的频率之间的密切重合导致了 20 到 40Hz 之间的显着提升,而空间平均并未改善这些。
图 9 DALI Rubicon 8,空间平均,JA 听音室中的 1/6 倍频程响应(红色);和 KEF LS50(蓝色)。
在时间窗口中,Rubicon 8 在超高音轴上的阶跃响应(图 10)表明其超高音和低音单元以反向声学极性连接,其高音单元以正极性连接。然而,高音单元递进的衰减在 4ms 标记处与低音单元递进的负向开始平滑地融合在一起,这意味着它符合最佳的分频器设计。与 DALI 的“低损耗”概念契合,Rubicon 8 的累积频谱衰减图(图 11)是我见过的最清晰的图之一,在中频以上没有可见的延迟起伏。
图 10 DALI Rubicon 8,超高音轴在 120公分处的阶跃响应(5ms时间窗口,30kHz带宽)。
图 11 DALI Rubicon 8,超高音轴在120公分处的累积频谱衰减图(0.15ms上升时间)。
这款扬声器的实测性能表明其设计参数经过了仔细的平衡调教,以产生诱人而干净的全频声音——就像我在听音室听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