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AV功放之所以还能好好“活着”,感谢Atmos!


在去年,我曾思考着AV功放的未来是否会成为历史:就好比垃圾堆中的一个生锈的铁盒子,因为其连接的难以控制性以及对扬声器线材的高要求,而漫无目的地向前发展着。当然,也在提想着我们,属于它的那个辉煌的时代。


10.jpg

支持Dolby Atmos的DENON AVR-X7200W


可以肯定的是,Soundbar和桌面无线音箱依然在大众市场中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也让我们在搭建高性能的家庭影院时,避免了传统高保真Hi-Fi系统或者采用AVR搭建的5.1声道系统的单一选择。说实话,这是一件好事。我写这篇文,也主要是因为Soundbar的价格通常在200~500美元之间,一般人都能负担得起。另外,即使它在动力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低音以及声场的表现令我十分惊讶。从一开始,它精湛的表现就与它那糟糕至极的命名天差地别。


11.jpg


Dolby Atmos,我去年所看到的一种基于对象的音频格式,让AV功放捕捉到了一丝希望。我甚至认为,那是AVR接收机的救世主。当时,Dolby Atmos在业界刚刚站稳脚跟,DTS:X相关产品也还没出来。我们作为评论家和发烧友,对于Dolby Atmos的体验,仅限于少量支持Dolby Atmos的影片。很显然,没法通过这些大肆去宣传和推广。


对于我们的音频、视频制作人来说,没有谁不想要一个支持Dolby Atmos的系统。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更真实的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效,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升听众的感受。能够真正意义上把消费者家中通过AVR接收器搭建的5.1.4声道系统的潜能发挥出来。这对于一个纯粹的音响发烧友来说,这是一件相当有诱惑力的事情。


12.jpg

Samsung HW-K950


能有效地把Dolby Atmos运用到Soundbar当中来吗?当然。例如我们熟悉的Samsung HW-K950以及Yamaha YSP-5600这两款条形音箱便是支持Dolby Atmos的产品。其中,HW-K950专门匹配了两只后环绕和一直超低音音箱,三者的搭配,形成一个更加立体的、全景的声场。


13.jpg

Yamaha YSP-5600


Yamaha YSP-5600的环绕则是通过声音在空间中的折射和反射形成,再搭配一只超低音音箱即可。似乎从某个角度来说,YSP-5600因其独立性,而更胜一筹。


尽管它们都做到了Dolby Atmos,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Dolby Atmos,或者说是妥协之后的Dolby Atmos。在声场上、动力学表现上以及低音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


14.jpg


Soundbar本身的定位,即便有或者没有Dolby Atmos,它都胜过传统的电视音箱。如果说你想体验真正的全景声氛围,我的建议是:老老实实选择AVR接收器,搭建一套5.1.4或者7.1.4等声道系统。毕竟在搭建全景声系统这一方面,没有谁能取代AVR。